首页 > 资讯 >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完结+番外(王三牛王伟)已完结小说_小说免费阅读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完结+番外王三牛王伟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完结+番外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完结+番外》

Diki粑粑

本文标签: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完结+番外》主角王三牛王伟,是小说写手“Diki粑粑”所写。精彩内容:王屠夫家满门壮汉,个个人高马大,膘肥体壮,活脱脱一窝黑熊精转世!偏偏小儿子王三牛是个异类——瘦弱、清秀、风吹就倒,站一起像只误入熊窝的小狐狸。杀猪?猪血兜头浇下,他先晕了!种地?锄头比他人都高!眼看在家快成“废人”,老娘含泪拍板:“儿啊,你这样子只能去科举给自己挣条路了!”王三牛:我太难了!穿越成病秧子,还被全家大力怪包围!杀不了猪,种不了地?行吧,只能勉为其难去科举了。谁料想,童生、秀才、举人、进士......一路过关斩将!从七品县令到礼部尚书,他硬是用笔杆子杀出了一条通天路!金銮殿上,新晋尚书王大人轻抚腰间祖传杀猪刀,微微一笑:“诸位同僚,寒门屠户之子在此——若想文辩,本官奉陪;若想武斗......此刀饮过千猪之血,也不介意多斩几个聒噪之人。”满朝朱紫,汗透官袍!...

来源:ygxcx   主角: 王三牛王伟   时间:2025-08-27 12:29:22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完结+番外》小说介绍

很多网友对小说《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完结+番外》非常感兴趣,作者“Diki粑粑”侧重讲述了主人公王三牛王伟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王三牛跟着二哥走进去,一股浓郁而熟悉的草药混合气味扑面而来。高高的柜台后面是顶天立地的药柜,密密麻麻的小抽屉上贴着药材名称。一个小学徒正拿着小秤,按着方子抓药。今日坐堂的是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的老大夫,正是王三牛记忆里的“熟人”——王大夫...

第24章

王二牛已经等在那儿了,肩上扛着那个装草药的麻袋,手里还提着个腾出来的空袋子。“走,三郎!去仁心堂!”
仁心堂是永乐镇最大的药铺,三间门脸,黑底金字的招牌看着就气派。王三牛跟着二哥走进去,一股浓郁而熟悉的草药混合气味扑面而来。高高的柜台后面是顶天立地的药柜,密密麻麻的小抽屉上贴着药材名称。一个小学徒正拿着小秤,按着方子抓药。
今日坐堂的是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的老大夫,正是王三牛记忆里的“熟人”——王大夫。王大夫一抬眼,看见一个黑塔似的壮汉领着个唇红齿白、眉清目秀的小娃娃进来,定睛一看,乐了:
“哟?这不是三牛嘛?今儿怎么来了?可是身上又不爽利了?”
王大夫语气温和,带着点长辈的关切。王三牛这些年体弱,没少来仁心堂抓药看病,算是他看着“长大”的。
王三牛赶紧上前一步,学着记忆里原身乖巧的样子,规规矩矩行了个礼:
“王爷爷好!托您的福,吃了您去年开的那个调养的方子,身子骨好多了,不怎么咳嗽气喘了。”
“哦?好!好啊!”
王大夫捋着胡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哪个大夫不喜欢听到病人好转的消息?
“那今儿来是......?”王大夫目光落到了王二牛肩上那个鼓囊囊的麻袋上。
“王爷爷,”王三牛指了指麻袋,声音带着点小孩特有的兴奋,
“这是我和娘在家收拾野菜时(他不好说是猪草,免得让人嫌弃),发现的一些草药,都晒干了,想请您看看,药铺收不收?”
“哦?晒干的草药?”王大夫来了兴趣,站起身从诊桌后绕了出来,“拿来我瞧瞧。”
王二牛赶紧把麻袋口解开,小心翼翼地捧出里面用布袋分装好的各种干草药。
王大夫蹲下身,解开袋子,一样样仔细翻看。他拿起一片晒得干硬的蒲公英叶子捻了捻,又捏起一块黑褐色的熟大黄块闻了闻,再拨开一袋车前草,看那干燥的叶片是否完整......
“嗯......”王大夫边看边点头,
“蒲公英,收拾得干净,叶子没怎么碎......车前草晒得也透,没霉点......这大黄炮制得也不错,块头均匀,没糊边......还有这益母草、小蓟......品相都还行,收拾得挺用心!”
王三牛一听有门儿,眼睛顿时亮了:“王爷爷,那......您这儿收吗?”
王大夫看着王三牛亮晶晶的、带着期盼的眼睛,再看看旁边那个虽然一脸胡子但眼神同样透着紧张的王二牛,又想起这些年王家为给这病秧子老三看病,没少在药铺花钱,心里不由得软了几分。
第8章
他直起身,笑着拍了拍王三牛的小肩膀:
“要是旁人拎这么一麻袋‘杂草’来,老夫多半是不收的。药铺有固定的药材行供货,品相、药效都有保证。不过嘛......
你这娃娃我熟,从小看到大,懂礼数。你家也实诚,弄这些草药确实用了心。就当照顾老主顾了,这些,我收下!”
王三牛和王二牛一听,喜上眉梢,连忙道谢:“谢谢王爷爷!”“谢谢王大夫!”
“先别急着谢,”王大夫摆摆手,脸上笑容收了收,多了几分严肃,
“药这东西,入口救命的,马虎不得。你们记住了,像这蒲公英,最怕受潮,晒干了得用干净袋子装好,放在阴凉干燥处,不然容易发霉生虫,那就一钱不值了!还有这大黄,生熟功效不同,你们晒的是生块,药铺收来还得炮制加工。下次若是自己炮制,火候都得讲究,否则药效不对还可能伤身......”
王大夫絮絮叨叨说了几种主要草药。还有保存和处理要点,王三牛听得连连点头,牢牢记住。
旁边的王二牛也支棱着耳朵,努力把那些“干燥”“炮制”之类的词往脑子里塞。
王三牛心里清楚,王大夫能跟他们说这么多,完全是看在他“老病号”的情分上,想帮衬一把这个负担重的家庭。一般大夫都有固定的药商渠道,哪会随便收散户的零碎草药,更别说指点这些门道了。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125067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