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混子英雄(二混子李海山)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混子英雄》二混子李海山免费小说

混子英雄

《混子英雄》

大唐响马

本文标签:

混子英雄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挚,作者“大唐响马”的原创精品作,二混子李海山主人公,精彩内容选节:二混子来进屋,把饺子放在桌子上,躺在炕上的豆腐婶便一个劲地埋怨他。二混子知道她的心思,便不以为然地说:“你放心吧,不就几付草药吗,黄先生不会收你钱的。豆腐婶只是连声叹气。大傻闷声不语撅着屁股一直蹲在墙角,二混子不明其意,走过去见他在泡豆子,并仔仔细细往外挑拣坏豆子,便不解地问:“干嘛?“做豆腐呗。“谁做?“娘。“臭小子,二混子给了大傻脖颈一巴掌,“你不知道你娘病了,还让她做豆腐?大傻委屈着嗫嚅道:“我不肯,娘偏要。二混子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他知道,豆腐婶每天早晚都要做两锅豆腐来卖的,只怕是实在支撑不住了才迫着歇息一天,让大傻泡好 豆子,摆着明天是要出摊的。他转身看见锅台上放着好几个葫芦瓢,里面盛着或多或少的米和面,还有鸡蛋。想来是左邻右舍送的,便问大傻。“五婶送的,还有张嫂,李嫂,赵大妈……。大傻扳着指头挨个数。“快吃饭吧,二混子阻止他继续数下去,“婶儿,再不吃就凉了。说完自个儿出了门。一出门,对头碰见了李海山,二混子立马站住,规规矩矩地叫了声“海山哥。李海山,近四十的年纪,身材魁梧,膀大腰圆,走起路来,脚落有声。他为人仗义,乐于助人,就是不苟言笑,一脸的严肃,让人在他面前轻松随便不得。二混子在小镇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自小没了父母,少人管束,便养成了放荡不羁,率意任为的性子,想干什么便干什么,没人能放到他眼里。整个大槐镇,能说他几句,说了他还能听进去的,除了朱福来,另一位就是眼前的这位李海山了。“你来干什么?“福伯让我给豆腐婶送两碗饺子。见李海山推门要进,二混子 忙道:“豆腐婶要做豆腐,豆子都让大傻泡好了。李海山停住脚,“豆腐婶的病有起色了?“药还没吃呢。“我知道了。李海山摆摆手。二混子转身往回走,没有两步,又被叫住了。“下午你没事吧?“啊,——我替大傻烧水,——有事?“没什么事。回去吧,——好好烧水。“哎。二混子痛快地答应。一边走,一边暗自庆幸,心里想,问我有事没事,定是想让我推磨,那可是个苦差事,一想起来,他的脑袋就发晕。豆腐婶家院当中,立着一盘用来磨豆子的石磨。石磨对于小镇上的人来说,用处是很大的,不光可用来磨豆子做豆腐,磨玉米,麦子,地瓜干……也都须用到它,因而几乎家家都有一盘小石磨。最大的一盘石磨在小镇 的东头,是赵富生家的。有一次,二混子见推石磨挺有趣,便上前试了试,没想到刚转了三圈,就只觉天旋地转,两脚不稳,一屁股摔在地上,后来他就再也不去碰那玩意了。二混子心里对自己说,是真的有事;自己替大傻烧水,磨豆子的差事自当由大傻去干,那是他自己家的活,再说他力气大,那点活对他来说不算啥。大傻是比别人傻一点,可他却有股天生的傻力气。在茶铺里当工,烧水的干柴都是他自个儿劈的。劈柴的时候,他脱光膀子,手握板斧,左右开弓,噼噼啪啪,不一会儿,就堆成一座小山;劈一次,足烧半个月。二混子整下午都是呆在烧水房里,水是时时要开的,不能走开。下午来喝茶的人很多,隔不会儿阿全就过来提水,所以马虎不得。不过活并不累,除了有时站起来往锅里续续水,或是往火膛里填几块干柴,大部分时间就是倚着柴堆闭目养神。只是不时从前面传来二大爷的说书声,以及茶客们七嘴八舌的说笑声搅得他心里直痒痒。实在没办法,他只好找两根干草揉成团,塞进耳朵装没听见。一下午就这样过去了。一切收拾好,坐得腰酸腿疼的二混子想出去遛遛,寻思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去处。他想还是到大傻家去看看吧;可他又怕去早了豆子没磨完自己反被抓个正着,便直等到天色见昏才慢悠悠起身。残阳下,炊烟袅袅升起,盘旋在上空久久不散,抽拉风箱的声音或远或近或大或小在空寂的胡同里响起。二混子踱到大傻家门口,院子里清晰传出磨盘缓缓转动的声音,“豆子还没磨完?转身刚想溜,李海山恰巧从门内出来。“你上哪儿?“不去哪儿,——我想看看豆子磨完没有。二混子一时不知说什么是好。“还没呐。大傻已磨了一下午,你过去帮帮他,——也没剩多少了。我从油坊下工还没回家,你先进去,等会儿我再过来。二混子答应着进了院子。院子里大傻正满头是汗气喘吁吁围着磨盘打转转。磨盘上放着个瓦盆,盆里盛着泡好的豆子。大傻边推磨盘边舀豆子倒进磨眼里,随着磨盘的转动,便有洁白如雪的豆花缓缓流出。下面有一木桶,接住流下来的豆花,眼瞅就快盛满了。大傻低着头只顾推磨,二混子上前拍了他一巴掌,看是二混子,便咧开大嘴傻傻的笑,“二混子。“你小子怎么到现在还没磨完?给自家干活也偷懒?二混子背着手围着磨盘转悠着。“娘叫慢些推,快了头晕。“你小子天天锻炼还头晕?“都是娘做;我做娘不让。见盆里的豆子所剩不多,二混子上去推开大傻,“你歇歇,我帮你。一派豪爽口气。大傻站在一旁见二混子 转得挺快,忙嚷:“别快了,娘说要低着头,盯着脚尖,慢慢走,才好的。“没事。二混子 嘴里这么说,脚步还是不由得慢了下来。李海山住在茶铺右边那条胡同,和豆腐婶家隔着道墙。西镇的住户多住在西街的南边,北边只有三十多户住家;住家后面是大槐镇的祖林,大大小小的黄土堆里埋着曾经在小镇生活过又先后离去的镇上居民的祖先,周围空地种植松柏,又高又大,遮闭得林子昏暗空寂,阴森瘆人,大白天也少有人进去。因此北边住家的胡同朝北的出口都用石头垒堵起来,进出胡同只有出南口走街道。李海山回到家,女人正从车上往屋里搬运白菜。“回来了。听到推门声,女人搭言。“嗯,晚饭还没做?李海山上前帮忙。“早做熟了。家里大白菜没了,就去园里菜窖扒了些回来,—— 怎么才下工?“豆腐婶病了,我过去看了看。“病了?厉害吗?“不轻。不过下午吃了黄先生的药后,我看气色好了些。“那就好;要是病倒了,那大傻可怎么办啊!“就说是。可病刚见起色,豆腐婶就硬撑着要做豆腐,下午大傻把豆子都泡好了,——豆腐婶的脾气你是知道的,——我看你是不是明早早起过去帮帮忙?“行。女人痛快的答应着。搬完菜回到屋,“怎么,小玉还没回来?李海山坐下问道。女人擦净了手,一边张罗饭菜,一边回道,“你也该说说他了,不在家 用心读书,成天和樱子到处玩耍,一出去就是大半天,连个人影也找不到,今天吃了早饭出去,这不到现在还没回来。小玉是李海山的独生子,今年十岁。如果两人站在一起,没人会相信他们是亲生父子。李海山宽脸膛浓眉大眼,皮肤黝黑,站起来仿佛一座黑铁塔。小玉却是面皮白净,眉清目秀,文静秀气像个女孩子。小玉去年开始在镇上的小学堂读书,现在正放假在家。离开学堂的小玉像脱出笼子的鸟,整天的玩个没够。但他从来不和别的小伙伴玩耍,而只喜欢和樱子在一起。只要两人一见面,便总有说不完的话玩不够的游戏。只要和樱子在一起,小玉就变得有说有笑,活泼顽皮,和平常判若两人。李海山希望儿子能认真读书,他不期望儿子以后能有多大出息,只要能知书达礼,明辨是非也就够了。也许是因为独生子的缘故吧,李海山不想去太加管束,何况小玉确也是个听话的孩子。从小到大,儿子没让他操太多的心,这反而让他 觉得儿子有点太乖顺了,以至每要说他几句时总不知该如何开口。本来他 就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这一点儿子倒像他。李海山扒完了饭,放下饭碗,小玉从外面回来,叫了声爸,便在桌边坐下。“起来。李海山口气硬硬的,脸也板了起来。小玉顺从地站起来,低着头,一动不动。“你没见天都黑了?你还知道回家?外面有什么好玩的要到现在才回来……。小玉仍是一声不吭。李海山本来想发的火,看儿子这副样子,一时又不晓得该说些什么,一肚子教训的话化作一句,“墙角站着去——这是李海山惩罚儿子唯一的方式,却往往还没执行,或刚刚执行,就被宣布特赦了。这不,还没等小玉在墙根站稳,女人就忙上前拉过儿子在桌边坐下;“算了,算了,听你爸的话,下次不要再这么晚回家,…啊,……晌午又到樱子家去了是吧?不要老是到人家吃饭,人家的饭哪有家里的饭香,肯定没吃饱是吧?你现在是学生了,要知道读书,不能老是在外面玩……快吃吧。说着话,一碗盛的 尖尖的米饭放在小玉的面前。听黄先生的吩咐,阿风每天饭后把煎好的药给豆腐婶端过来,不冷不热刚好喝。三天后,豆腐婶的病就见轻,便再也不肯躺在炕上,只是身子还虚弱,稍做活计就气喘吁吁。这两天多亏海山嫂过来帮忙张罗,豆腐婶的心里说不出的感激;看到大傻挑水、劈柴、推磨、烧水……越来越能干,好象比以前懂事了不少,她的心里更是说不出来的高兴。日子就像这冬天里的大槐树,虽然叶落枝萎,满目萧疏,却孕育着生机,一天天过去,光秃秃的枝头总会枝繁叶茂的。

来源:fqxs   主角: 二混子李海山   时间:2023-03-09 21:35:54

《混子英雄》小说介绍

小说推荐小说《混子英雄》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大唐响马"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二混子李海山,小说中具体讲述了:这在茶铺是从没有过的事,大家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有缄默不语刘吉旺唱了半天的独角戏,觉没甚意思起身悻悻地走了安静没多会儿,东南角的小六子不知为何又同他的几个哥们嚷嚷起来,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之际,他突然停住站起来大声问二大爷;"二大爷,你去过日本没有?"二大爷正和黄先生低声交谈,乍听此问,先是一怔,继而平静地望着小六子问道:"问这个做什么?"还没等小六子回答,赵老六抢先骂道:"小兔崽子,有......

第4章 有德不孤 海山无后


二混子来进屋,把饺子放在桌子上,躺在炕上的豆腐婶便一个劲地埋怨他。二混子知道她的心思,便不以为然地说:“你放心吧,不就几付草药吗,黄先生不会收你钱的。豆腐婶只是连声叹气。

大傻闷声不语撅着屁股一直蹲在墙角,二混子不明其意,走过去见他在泡豆子,并仔仔细细往外挑拣坏豆子,便不解地问:“干嘛?

“做豆腐呗。

“谁做?

“娘。

“臭小子,二混子给了大傻脖颈一巴掌,“你不知道你娘病了,还让她做豆腐?

大傻委屈着嗫嚅道:“我不肯,娘偏要。二混子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他知道,豆腐婶每天早晚都要做两锅豆腐来卖的,只怕是实在支撑不住了才迫着歇息一天,让大傻泡好 豆子,摆着明天是要出摊的。他转身看见锅台上放着好几个葫芦瓢,里面盛着或多或少的米和面,还有鸡蛋。想来是左邻右舍送的,便问大傻。

“五婶送的,还有张嫂,李嫂,赵大妈……。大傻扳着指头挨个数。

“快吃饭吧,二混子阻止他继续数下去,“婶儿,再不吃就凉了。说完自个儿出了门。

一出门,对头碰见了李海山,二混子立马站住,规规矩矩地叫了声“海山哥。

李海山,近四十的年纪,身材魁梧,膀大腰圆,走起路来,脚落有声。他为人仗义,乐于助人,就是不苟言笑,一脸的严肃,让人在他面前轻松随便不得。

二混子在小镇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自小没了父母,少人管束,便养成了放荡不羁,率意任为的性子,想干什么便干什么,没人能放到他眼里。整个大槐镇,能说他几句,说了他还能听进去的,除了朱福来,另一位就是眼前的这位李海山了。

“你来干什么?

“福伯让我给豆腐婶送两碗饺子。见李海山推门要进,二混子 忙道:“豆腐婶要做豆腐,豆子都让大傻泡好了。

李海山停住脚,“豆腐婶的病有起色了?

“药还没吃呢。

“我知道了。李海山摆摆手。

二混子转身往回走,没有两步,又被叫住了。

“下午你没事吧?

“啊,——我替大傻烧水,——有事?

“没什么事。回去吧,——好好烧水。

“哎。二混子痛快地答应。一边走,一边暗自庆幸,心里想,问我有事没事,定是想让我推磨,那可是个苦差事,一想起来,他的脑袋就发晕。

豆腐婶家院当中,立着一盘用来磨豆子的石磨。石磨对于小镇上的人来说,用处是很大的,不光可用来磨豆子做豆腐,磨玉米,麦子,地瓜干……也都须用到它,因而几乎家家都有一盘小石磨。最大的一盘石磨在小镇 的东头,是赵富生家的。

有一次,二混子见推石磨挺有趣,便上前试了试,没想到刚转了三圈,就只觉天旋地转,两脚不稳,一屁股摔在地上,后来他就再也不去碰那玩意了。

二混子心里对自己说,是真的有事;自己替大傻烧水,磨豆子的差事自当由大傻去干,那是他自己家的活,再说他力气大,那点活对他来说不算啥。大傻是比别人傻一点,可他却有股天生的傻力气。在茶铺里当工,烧水的干柴都是他自个儿劈的。劈柴的时候,他脱光膀子,手握板斧,左右开弓,噼噼啪啪,不一会儿,就堆成一座小山;劈一次,足烧半个月。

二混子整下午都是呆在烧水房里,水是时时要开的,不能走开。下午来喝茶的人很多,隔不会儿阿全就过来提水,所以马虎不得。不过活并不累,除了有时站起来往锅里续续水,或是往火膛里填几块干柴,大部分时间就是倚着柴堆闭目养神。只是不时从前面传来二大爷的说书声,以及茶客们七嘴八舌的说笑声搅得他心里直痒痒。实在没办法,他只好找两根干草揉成团,塞进耳朵装没听见。

一下午就这样过去了。一切收拾好,坐得腰酸腿疼的二混子想出去遛遛,寻思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去处。他想还是到大傻家去看看吧;可他又怕去早了豆子没磨完自己反被抓个正着,便直等到天色见昏才慢悠悠起身。

残阳下,炊烟袅袅升起,盘旋在上空久久不散,抽拉风箱的声音或远或近或大或小在空寂的胡同里响起。二混子踱到大傻家门口,院子里清晰传出磨盘缓缓转动的声音,“豆子还没磨完?转身刚想溜,李海山恰巧从门内出来。

“你上哪儿?

“不去哪儿,——我想看看豆子磨完没有。二混子一时不知说什么是好。

“还没呐。大傻已磨了一下午,你过去帮帮他,——也没剩多少了。我从油坊下工还没回家,你先进去,等会儿我再过来。

二混子答应着进了院子。

院子里大傻正满头是汗气喘吁吁围着磨盘打转转。磨盘上放着个瓦盆,盆里盛着泡好的豆子。大傻边推磨盘边舀豆子倒进磨眼里,随着磨盘的转动,便有洁白如雪的豆花缓缓流出。下面有一木桶,接住流下来的豆花,眼瞅就快盛满了。

大傻低着头只顾推磨,二混子上前拍了他一巴掌,看是二混子,便咧开大嘴傻傻的笑,“二混子。

“你小子怎么到现在还没磨完?给自家干活也偷懒?二混子背着手围着磨盘转悠着。

“娘叫慢些推,快了头晕。

“你小子天天锻炼还头晕?

“都是娘做;我做娘不让。

见盆里的豆子所剩不多,二混子上去推开大傻,“你歇歇,我帮你。一派豪爽口气。

大傻站在一旁见二混子 转得挺快,忙嚷:“别快了,娘说要低着头,盯着脚尖,慢慢走,才好的。

“没事。二混子 嘴里这么说,脚步还是不由得慢了下来。

李海山住在茶铺右边那条胡同,和豆腐婶家隔着道墙。西镇的住户多住在西街的南边,北边只有三十多户住家;住家后面是大槐镇的祖林,大大小小的黄土堆里埋着曾经在小镇生活过又先后离去的镇上居民的祖先,周围空地种植松柏,又高又大,遮闭得林子昏暗空寂,阴森瘆人,大白天也少有人进去。因此北边住家的胡同朝北的出口都用石头垒堵起来,进出胡同只有出南口走街道。

李海山回到家,女人正从车上往屋里搬运白菜。“回来了。听到推门声,女人搭言。

“嗯,晚饭还没做?李海山上前帮忙。

“早做熟了。家里大白菜没了,就去园里菜窖扒了些回来,—— 怎么才下工?

“豆腐婶病了,我过去看了看。

“病了?厉害吗?

“不轻。不过下午吃了黄先生的药后,我看气色好了些。

“那就好;要是病倒了,那大傻可怎么办啊!

“就说是。可病刚见起色,豆腐婶就硬撑着要做豆腐,下午大傻把豆子都泡好了,——豆腐婶的脾气你是知道的,——我看你是不是明早早起过去帮帮忙?

“行。女人痛快的答应着。搬完菜回到屋,“怎么,小玉还没回来?李海山坐下问道。

女人擦净了手,一边张罗饭菜,一边回道,“你也该说说他了,不在家 用心读书,成天和樱子到处玩耍,一出去就是大半天,连个人影也找不到,今天吃了早饭出去,这不到现在还没回来。

小玉是李海山的独生子,今年十岁。如果两人站在一起,没人会相信他们是亲生父子。李海山宽脸膛浓眉大眼,皮肤黝黑,站起来仿佛一座黑铁塔。小玉却是面皮白净,眉清目秀,文静秀气像个女孩子。小玉去年开始在镇上的小学堂读书,现在正放假在家。

离开学堂的小玉像脱出笼子的鸟,整天的玩个没够。但他从来不和别的小伙伴玩耍,而只喜欢和樱子在一起。只要两人一见面,便总有说不完的话玩不够的游戏。只要和樱子在一起,小玉就变得有说有笑,活泼顽皮,和平常判若两人。李海山希望儿子能认真读书,他不期望儿子以后能有多大出息,只要能知书达礼,明辨是非也就够了。也许是因为独生子的缘故吧,李海山不想去太加管束,何况小玉确也是个听话的孩子。从小到大,儿子没让他操太多的心,这反而让他 觉得儿子有点太乖顺了,以至每要说他几句时总不知该如何开口。本来他 就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这一点儿子倒像他。

李海山扒完了饭,放下饭碗,小玉从外面回来,叫了声爸,便在桌边坐下。

“起来。李海山口气硬硬的,脸也板了起来。

小玉顺从地站起来,低着头,一动不动。“你没见天都黑了?你还知道回家?外面有什么好玩的要到现在才回来……。

小玉仍是一声不吭。

李海山本来想发的火,看儿子这副样子,一时又不晓得该说些什么,一肚子教训的话化作一句,“墙角站着去——这是李海山惩罚儿子唯一的方式,却往往还没执行,或刚刚执行,就被宣布特赦了。

这不,还没等小玉在墙根站稳,女人就忙上前拉过儿子在桌边坐下;“算了,算了,听你爸的话,下次不要再这么晚回家,…啊,……晌午又到樱子家去了是吧?不要老是到人家吃饭,人家的饭哪有家里的饭香,肯定没吃饱是吧?你现在是学生了,要知道读书,不能老是在外面玩……快吃吧。说着话,一碗盛的 尖尖的米饭放在小玉的面前。

听黄先生的吩咐,阿风每天饭后把煎好的药给豆腐婶端过来,不冷不热刚好喝。三天后,豆腐婶的病就见轻,便再也不肯躺在炕上,只是身子还虚弱,稍做活计就气喘吁吁。这两天多亏海山嫂过来帮忙张罗,豆腐婶的心里说不出的感激;看到大傻挑水、劈柴、推磨、烧水……越来越能干,好象比以前懂事了不少,她的心里更是说不出来的高兴。

日子就像这冬天里的大槐树,虽然叶落枝萎,满目萧疏,却孕育着生机,一天天过去,光秃秃的枝头总会枝繁叶茂的。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