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小说推荐> 泉爷这辈子精品篇

>

泉爷这辈子精品篇

鄃城秀才著

本文标签:

小说推荐《泉爷这辈子》,主角分别是泉爷灵格,作者“鄃城秀才”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这是一部反映鲁西北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泉爷的个人生活经历为线索,具体叙述了泉爷兄弟三人白手起家,靠制香、卖香,创办香坊,由发展到兴盛,再到整个家庭逐渐衰亡的过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从清朝末年到解放战争前期,长达八九十年的农村社会风情画卷,揭示了旧中国鲁西北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其中穿插了不少夏津东北一带的田园风景、历史传说、逸闻趣事、风俗人情和民谚俗语,读来令人兴趣盎然,回味无穷。整部小说采用地道的夏津方言写成,语言朴素自然,生动幽默,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一些古诗词点缀其间,又使作品增添了不少古典韵味。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这个传奇故事!...

来源:fqxs   主角: 泉爷灵格   更新: 2023-12-14 02:17:19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小说推文提供鄃城秀才最新小说泉爷这辈子精品篇最新章节全文小说免费小说,泉爷这辈子精品篇是作者鄃城秀才所著的一本文笔情节俱佳的作品,值得书友小说品鉴。

泉爷这辈子第4章 “学学财神爷!”在线免费阅读

我问兴大爷,泉爷脑瓜儿好使,如今又有了上学的机会,按说后来考个功名还是不成问题的,他怎么就没能考上,却去干买卖了?兴大爷说,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嘛!一来人必须认命,二来呢,啥虫子钻啥木头,老人家也不是当官的材料。

吴辛庄的几个学生是有名的“地头蛇”,外村的这一伙谁也不敢惹,尤其是村长的儿子,人称“田老虎”身子有百十斤沉,肥胖高大,力大赛牛,谁见了他也打怵,更甭提动动手了。他曾好几回带着那几个“跟班的”,欺负杨庄的一个小矮个儿。这小孩的个头儿也就三尺多,可年龄已经十二三岁,大概得的是侏儒症,别人给起了个外号“杨娃娃”。

有一回,杨娃娃背着书包刚拐进胡同里,“田老虎”一伙儿见了,“田老虎”领头说声“一——二”,他后面几个“跟班的”就齐声高喊: “娃娃——,娃娃——”等杨娃娃走近了,快进门口时,“田老虎”靠在门框上,把一条腿高高的抬起来,脚丫子蹬住门框另一边,教杨娃娃从他的大腿底下走过去。杨娃娃当然不愿意了,站在那儿不动。“田老虎”便回脸冲身后几个人咳嗽一声,他们便一窝蜂似的冲上来,有揪住人家小辫儿的,有抓住人家胳膊的,有拽住人家书包的,连推带桑,把杨娃娃从“田老虎”的腿底下拖过去。杨娃娃一个没站稳,“扑通”一声趴在地上,来了个“狗啃屎”,半个脸蛋子全沾满了泥土,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哭。他们便一阵大笑,别的同学在一旁也跟着笑。

泉爷等几个育张屯的学生见了,却没有笑出声来,反而都对“田老虎”几个人明显欺负人的做法简直气炸了肺。泉爷私下里跟后屯的几个伙伴儿说:“田老虎这小子忒不是东西了,找个机会,咱们怎么也得教训他一下!”

汆爷有些担心,问:“哥,那小子这么厉害,你打过他劳吗?”泉爷把拳头一伸,说:“没事儿,你们瞧好儿吧!”

说机会,机会终于等来了。有一回上功课,朱老先生讲《百家姓》,当讲到“何吕施张”时,就问泉爷:“秉心,你既然姓张,那么你可知道你们的祖师爷叫什么名字?”泉爷站起身来,把手往后一背,大声说:“俺张家始祖的名字叫挥,是黄帝的一个孙子,他担任弓正,又称弓长。弓长两个字合成一个字,就是张。”朱老先生对泉爷的回答格外满意,于是又问:“那么,你村张家的始祖叫什么名字哩?”这时泉爷一着急,却忘了椓爷爷给他说的。他抓耳挠腮,忽然想起过年时,椓爷爷在屋里北墙上悬挂的家堂来了。泉爷记得上方正中的签儿上写着“始祖张钊文……”几个字,便顺口说:“俺村张家的始祖叫张钊文。”旁边的汆爷知道他记错了,因为上面本来写的是“始祖张钊文氏之位”,便急忙用胳膊肘揣他的肋岔子,提醒他:“错了,错了,是张钊!”泉爷马上明白过来,立马改口说:“不,不是张钊文,是张钊!”然而这一改,却让“田老虎”一伙儿抓住笑柄,开始起哄,书屋里一阵大笑。泉爷又羞又急,弄了个大红脸。泉爷本想这事也就过去了,却没想到“田老虎”几个人死抓住这事不放,拿来当笑料来挖苦泉爷。一下课走出书屋,“田老虎”就冲着泉爷喊:“泉儿,原来你的祖师爷叫张钊文啊,好听,张钊文,张钊文……”在他的教唆下,其他几个跟班的也跟着喊起来:“张钊文,张钊文……”这时候泉爷已经是忍无可忍了,他指着“田老虎“的鼻子说:“小子,你有种,再喊一声张钊文!田老虎”哪里肯让步,大声说:“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敢指着我的鼻子叫号的,你小子胆子可真不小,就是我喊一千声一万声,你敢怎么着我?张钊文,张钊文……”泉爷简直气炸了肺,冷不防,一个拳头朝“田老虎”挺了过去,“田老虎”没来得及躲闪,便应声倒下,扑通一声,跟倒塌半堵墙差不多。再看他的脸上,鼻子破了,满脸是血,挣扎着还起不来,吓得其他同学一哄而散,有人跑着去给老先生报告。老先生授完功课,刚刚回到屋里,一听说出了事,又急又怕,便抖抖搂搂,哆哆嗦嗦,赶紧跑出来,看“田老虎”受伤的样子,也不问青红皂白,用手扯着泉爷的耳朵拽进正堂屋里,罚他给孔子画像跪下,训斥道:“大老远的跑这里来念书,不好好的念,竟然惹是生非,在这里罚跪一天!”泉爷心里想:罚跪一天就一天,反是把这孬家伙治了,值!结果,泉爷没被罚跪一天,只罚了半天就让回屋里上课了。不过打那以后,“田老虎”一伙儿的威风确实减了不少,再也不那么张狂了,尤其是对育张屯的泉爷几个人,不但不敢再欺负,反而更加友好起来,好几回找泉爷几个人,非要拜把子不可。

泉爷在吴辛庄上学,一晃就是三四年。这期间,跟着朱老先生学写毛笔字,读《三字经》《百家姓》,读五经四书,学的东西不算少。不过,泉爷脑瓜子虽说好使,可用心上总不如人家岑万收,甚至还不如汆爷。他学写毛笔字没有耐心,大略着能写成个字样儿;书读的不少,可都不太深刻,囫囵吞枣,蜻蜓点水,结果由于他的一些歪想法而造成不少曲解。

其实泉爷对这些经书之类的东西,几乎没有一点兴趣,只是硬着头皮学点罢了。相反,泉爷对《三国》、《水浒》之类的这些闲杂书却爱不释手,上课时偷看,回家后偷看,来回的上学路上也看,一遍又一遍地不嫌烦。

有时,他读完后还诌首诗,其中一首就收录在后来的《秉心集》里:

“平步青云莫自高,英雄仗剑亦寂寥。

为我添得鲲鹏翼,万里长空一线遥。”

可是,当时朱老先生对泉爷光写这样的诗,是不太认同的,他曾多次在椓爷爷面前告泉爷的状,说泉爷念正经书不用功,光爱看一些闲杂书,交一些朋友。椓爷爷听了,当然气的大发雷霆,把泉爷捆起来教训过几回,可泉爷属于那种屡教不改的茬儿,谁也没教他认念书的折儿。这样一来,慢慢的,泉爷的功课就跟不上了,而且越跟不上越不想跟,以至于后来迟到,厌学,逃学,最后得让椓爷爷逼着去。

逃学的日子里,泉爷仍旧去家北桑树林里找尕爷玩。这几年,通过说话,拉呱儿,爷俩的关系更加亲密,脾气也更加相投了。泉爷去时也不光带烟末,而是有时竟提搂点儿小酒了。原先他俩常常因为拉一些小笑话,小故事和长篇大书而感到其乐无穷,随着泉爷岁数长大,尕爷开始给他拉一些有关人生的问题。一说起念书的事儿来,泉爷光给尕爷诉苦:“这一波,俺爹非逼我念书去不可。俺个人也知道念书是好事,考个秀才,中个举人什么的,以后当大官,顶帽花翎,能光宗耀祖,可俺就是对那些经书之类不感兴趣,一提当官的事儿,更是厌烦透顶!这让俺爹也生气极了,骂我不长出息。”

尕爷笑笑说:“泉儿啊,你刚生下来的时候,你爹叫清河白先生给你算过卦,说你大富大贵相,长大了会有出息,我看人家绝不是吹牛,你往后准能干大事。不过,念书这条道是不是你的出路,那可没法说。尤其是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天下不太平。我给你拉过,前两年长毛子造反,流窜到咱们这一带来了,成了‘捻子’,最后还是叫官府把他们压下去。要是他们成了气候,那还了得啊,别说咱去念书考官,就是命儿还说不定保住保不住哩!这几年算是太平了,可咱土庄户人家的日子,都穷的揭不开锅,大人哪里有能耐供你们这些孩子考秀才,中举人?”

泉爷顺手又递给尕爷一袋烟,笑着说:“照你那么说,俺这样儿的念书白念,当官也当不成,只能一辈子受穷了。那样的话,俺那福气从哪里来哩?”

尕爷接着说:“傻小子,刚才你不是说你不愿意念书吗,爷爷我才这么说的。至于你的福气,我觉得不一定在当官儿上,可说不定在发财上啊。告诉你,以后做个大买卖,经商发财致富,不也算是个能光宗耀祖,大富大贵的事儿吗?这一点儿啊,你的学学一个人才好。”

泉爷问:“你说俺该学谁?学学财神爷!财神爷?学神仙?人家神仙咱怎么学得了哩?”泉爷挠挠头说。尕爷用烟袋锅子敲敲泉爷的脑瓜儿,说道:“看来爷爷我还得给你拉个呱儿,叫你明白明白。春秋列国时候,有个越国的国王叫勾践,他卧薪尝胆,发展势力,终于打败了吴国。他手下大臣里功劳最大的,一个叫范蠡,一个叫文种。可是在赏功封王的时候,范蠡却不愿做高官,领厚禄,而是秘密出走,跑到咱们山东西南一带做起了买卖,他头脑灵活,经营有方,于是买卖越做越大,最后竟成了富豪,被后世人尊为财神。而那个不听范蠡劝告的文种,虽然得了高官,享了厚禄,却招来杀身之祸。你看,是当官儿好哩,还是经商好哩?”

泉爷说:“看来,这位财神爷的做法很明智,学学他不孬。”

说到成家立业这方面的事儿,尕爷倒先问起泉爷来:“小子,你知道娶媳妇是做吗用的?”泉爷听后脸一红,不好意思地说:“知不道。”尕爷又笑了,说:“知不道?胡说吧,吗也骗不了你爷爷。还是娶个媳妇好啊,白下有陪着说话吃饭的,黑了有暖被窝陪着睡觉的,生儿育女,老了有人孝顺,死了有人给上坟,多好啊!哪里像爷爷我一个人……”

泉爷笑着说:“你甭说这个了,俺还没寻思娶媳妇的事儿哩!”尕爷叹了一口气,说:“爷爷我想也白想,说更是白说,人混的穷了,好岁数再过了,吗也完蛋了!”

泉爷这一批童生,终于在这年的春时候三月里,一块儿去参加县里的“小考”。他们由朱老先生带着,有坐大马车的,也有走着的,一路到达鄃城县城。因为是头一回出远门儿,一道上,泉爷一伙儿连说带笑,喜得直跳。眼看着四下里的美景,泉爷诗意大发,竟诌出一首诗来:

“春风有意弄拂尘,抹绿杨柳添精神。

嫩草知情空相妒,惹得燕雀笑语频!”

一个月后,考试结果可想而知,泉爷这一伙儿差不多全军覆没,他当然是名落孙山,连个秀才的边儿都沾不上,更甭提以后走向仕途了。椓爷爷听到这个信儿,叫来泉爷兄弟俩开始凶,汆爷听话,只是低头不答腔,泉爷似乎考不上还有理儿了,竟跟当爹的抬起杠来。椓爷爷哪受得了,恨不得把泉爷揍死,一气之下把他关到牛棚子里,两三顿饭不给他吃。椓奶奶见了,当娘的心软,就劝椓爷爷说:“都这样了,再治他还有吗用?我看还是再叫他俩好好念上两年,说不定转过年来就行了。”

椓爷爷说:“还供他念?我看算了吧,什么大富大贵,什么光宗耀祖,全是胡扯,还是在家拽牛尾巴,安安分分地啃土坷垃,过庄家日子为好。老大过上个一年半载,给他说个媳妇,过了门儿成了家;老二给咱看管一下药铺,以后当个看病先生养家糊口,咱当爹娘的也就放心了!”

于是,泉爷的求学道路也就被堵死了,虽说不算圆满,但也符合泉爷个人的心思。

小说《泉爷这辈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泉爷这辈子精品篇》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