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古代言情> 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郑安期刘川全章+后续

>

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郑安期刘川全章+后续

不是太剑著

本文标签:

《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郑安期刘川全章+后续》这部小说的主角是郑安期刘川,《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郑安期刘川全章+后续》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古代言情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他曾见秦王扫六合,王朝兴衰;他曾历汉武击胡,犯汉者诛;也闻魏晋三国的风流,贞观开元的开放……他是一个炼气士。炼气士者,服气长生。这是一个在历史中长生的故事。独坐深山,长生驻世。看浪花淘尽,千古英雄人物。吾乃红尘炼气士。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来源:rmsjzddi   主角: 郑安期刘川   更新: 2025-08-30 08:06:11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小说推文提供不是太剑最新小说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郑安期刘川全章+后续最新章节全文小说免费小说,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郑安期刘川全章+后续是作者不是太剑所著的一本文笔情节俱佳的作品,值得书友小说品鉴。

第37章


小过大惩,以惩代赏。

在刘川看来,秦国共有两大贡献,一是打下统一基础,二是亡得快。两者缺一不可。

“此乃秦国必亡之内因。”

“外因呢?”

“外因很多,大多由内因引起,一时半会说不完,我就说与你有关——六国遗民。”

“人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六国余威尚在,六国人才得不到晋升,没有出路,乃是秦国天生的对手,一旦秦国有变,六国必定揭竿而起。”刘川换了个思路,反问道,“如果你是秦王,你该如何解决内外之因?”

张良思索良久,说:

“统一之后,削减军功制,对民间轻徭薄赋,无为而治。”

“很好,然后呢?”

“提拔六国遗民,使天下归心。”

“提拔六国遗民,原来的秦人愿意让出权利吗?”

“那就杀,杀到他们服气为止。”

刘川摇头失笑,道:“人是杀不完的,也不会站着让你杀的,自持武力,终究是灭亡之道。”

“你杀戮过盛,有人惧你,也有人恨你,也有人揭竿而起。”

统一之后,这是自己的天下。

造反、平叛、再反、再平……士卒开动要钱,安抚民心也要钱,无论如何消耗的都是自己的国力,形势越乱,造反者越多,最终局面败坏。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应从源头杜绝祸患。都是华夏子孙,不应以对待外敌方式行事。”

张良想破脑袋,想不出解决办法。

“若是师父,该如何处理?”

刘川清了清嗓子,说:“无为而治定是正确,之后可以施行“郡国并行制”。”

“郡国并行? ”

“没错,郡县与诸侯国并行,以诸侯国安置部分六国遗民,分化其大族,提拔其小族,先安住六国民心,此制可为过渡。”

先秦治理广袤领土能力低下,这片大地从未施行全面郡县,官吏属于严重不足的状态,强行郡县导致的隐患太大。

“郡国并行……”张良愣了一下,随即找出漏洞,“那和未一统有何区别?”

日后不还是诸侯混战?

“国是这个国,大王不一定非得是原先的大王,难道不能是同宗同姓之人?”

张良思索片刻,内心震撼非常。

平心而论,如果张家现在还是韩国贵族,韩国这个国家还在,即便大王不是原先的大王,恐怕也不会有多少造反欲望。

本国还在,老百姓也分不清大王之间有什么区别,大部分士子有位置安放,局面的确会好不少。

“郡国并行也有弊端,诸侯势大,日后定会造反。”

“世上哪有两全之事,日后再慢慢削藩,总比一下子激起矛盾,引发天下大乱来得好。”

刘川来自后世,知晓更多的解决办法。

但有些事不能光靠拍脑袋,一定要结合当时历史条件。

秦汉之交,华夏精英应对的是全新局面,古往今来,未有国家治理如此广袤领土,未有朝廷支撑这般庞大官僚体系。

统治者甚至连“皇帝”都不知道怎么当,老百姓也不知道这词是什么意思。

想到此处,刘川意味深长道:

“子房,有些事,一代人是做不过来的。”

刘川想起前世史书上的王朝,其末帝做的事若是花两三代人处理,便是富国之道。可偏要凑到一起,妄图一己之力完成,结果使得国破家亡。

张良愣神半响,师父一番话,宛如打开新的世界。

无为而治、郡国并行、削藩设郡县……看似矛盾,实则安稳合理。

“师父真乃卿相之才,眼光勘破世间五十载,在下不及也,还好师父不是秦国人,否则弟子永无出头之日。”

《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郑安期刘川全章+后续》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