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结局崛起大明
韭菜东南生著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韭菜东南生”创作的《崛起大明》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从今日起,五军营精简为两营,一营精锐能战之士,为主军;另一营管后勤辎重,为辅军至于老弱病残,在营中尸位素餐之人,一律清退!”朱慈烺声音坚定众将微微骚动五军营原本五营,精简为两营,立刻就少了三个主将的位置,参将和千户就少的更多了朱慈烺冷冷看着他们:“怎么,有困难?”“启禀殿下,”左掖营主将张纯厚犹豫了一下,还是站出来抱拳行礼:“五军营中,有很多是世袭的职位,这一次也要清......
来源:ywqd 主角: 朱慈烺崇祯 更新: 2023-06-08 03:45:10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小说推文提供韭菜东南生最新小说大结局崛起大明最新章节全文小说免费小说,大结局崛起大明是作者韭菜东南生所著的一本文笔情节俱佳的作品,值得书友小说品鉴。
第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
从乾清宫离开,朱慈烺急匆匆地返回端方殿,今日他就要离宫搬到信王府去住了,有很多东西要收拾,而信王府多年未住人,也需要找人修缮。
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太监杜勋的身上。
“奴婢叩见殿下。
朱慈烺带着田守信李若链两人回到端方殿之时,杜勋已经在等候,远远看到朱慈烺,不等近前,就已经跪在地上恭迎了。
朱慈烺冷冷扫了杜勋一眼。
杜勋是一个绯袍太监,他个子不高,不胖不瘦,一脸忠厚,看起来极其老实,谁能想到,崇祯十七年,他会做出那般无耻的事情呢?
朱慈烺不跟他废话:“先收拾信王府的寝宫,今晚我就要搬进去。
“啊。杜勋有点吃惊,但还是点头:“奴婢知道了,奴婢这就去办。
“别怕花钱,王府大门也要给本宫修的漂漂亮亮。
“遵旨。
杜勋爬起来,快步走了,不经意中,他眼神中流出喜色。
又有银子可赚了。
王府府门可不是一个小工程,他估摸着算了算,里面的抽头最少能有一千两,虽然想不明白太子殿下为什么要用自己,不过这种好事既然落在头上了,他就不会放过。
“奴婢李庆元叩见殿下。
杜勋走后,田守信领来一名青袍太监,青袍太监的地位稍低一点,但却也是太监头,不经历一番磨练,没有一定的眼色和做事能力,也是当不上的。
青袍太监的身后,跟着两名挎刀锦衣卫和一名背着药箱的太医院的太医。
“田公公和你交代的事,你都记清楚了吗?朱慈烺问。
“记清楚了,请江阴典史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三人进京任职,太医院的李太医随行为阎母治病。
朱慈烺点头:“嗯,记着,一定要把他们三人都请来,来了,就是你功劳一件,如果搞砸了,你就不必回来了。
“奴婢明白,如果坏了殿下的事,奴婢一定以死谢罪!李庆元叩首在地。
“去吧。
李庆元领着两名锦衣卫和李太医,急匆匆离去。
阎应元,字丽亨,北京通州人,明末抗清名将,和陈明遇,冯厚敦并称为抗清三公。1645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万清军铁骑,两百门重炮,死守江阴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余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
陈明遇,冯厚敦也都是为国殉难。
前世读史,读到江阴,朱慈烺总不免泪眼婆娑。
锦绣江南,却也有如此勇悍精忠之人。
如果大明的每一个城池都这样,建虏又何以能入主天下?
今世穿越而来,想到需要重用的人才,朱慈烺脑子里闪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阎应元。
一个小小的县城,他都能让清军损兵折将,如果给他一座要塞,必然会成为建虏的关山难渡!
阎应元是北京通州人,请他回京师任职,他一定是愿意的,唯一有点难处的是,阎母一直有病,恐难以远行,因此朱慈烺才会派一个太医随行。今冬十月的时候,建虏将会绕道蒙古寇边,从蓟州以下,方圆几百里的城池都会是建虏的攻击目标,到时,寻一战略要城,交给阎应元,配以精兵和精良火器--阎应元的江阴八十一日,一定会提前上演,但不一样的是,这一次,城池不会破。
其实朱慈烺早就想把阎应元调到京师了,但以前他虽然身为皇太子,但却没有理由调人,如今他抚军京营,有了用人的权力,天下有名的刚烈忠勇之士,他都可以想方设法的调进京师来。
李庆元走后,朱慈烺叮嘱田守信,让他把端方殿的所有东西全部打包,尤其是那些书籍,要一本不落的送到新王府去,田守信有所犹豫:“殿下,今天就搬是不是有点太仓促?王府可还没有修缮好呢。
“不管有没有修缮好,今天都必须搬!朱慈烺毅然决然,没什么好商量,一堵皇宫的宫墙,隔绝了他和整个京师,让他整个晚上的时间全部浪费,很多事情想做而不能做,因此必须尽快搬,一天也不能耽搁。
“是。虽然为难,但田守信还是答应了。
“李若链,你拿上我手令,先去京营,把我交代你的事处理一下。朱慈烺看向李若链。
“是。李若链带了一队锦衣卫,急匆匆离开。
“田守信,备马,咱们去兵部。
朱慈烺先去兵部,他有两件事要交代陈新甲。
其实照礼制来说,作为太子的朱慈烺应该坐轿,不过他顾不了这么多,他要抓住每一个可以骑马的机会,以锻炼自己的骑马技术,在他的谋划中,骑马上阵,向敌人冲锋,是他不能逃避的宿命。
……
早朝之后,陈新甲回到兵部,坐在椅子里,回想今日早朝上发生的一幕幕,只觉得惊心动魄,直到现在自己的小心肝都还砰砰的跳个不停呢。从头到尾仔细的回忆了两遍,越发确定,自己投靠太子殿下这一着棋是走对了。太子如此聪慧,如此果敢,皇上几乎是言听计从,今后在朝堂上必然是一言九鼎,自己只要跟紧了太子,还怕保不住兵部尚书的位置吗?而一旦太子登基,说不定还可以更进一步,位极人臣,登阁拜相呢。
想明白这一点,陈新甲忍不住激动。
内阁首辅,那可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啊。
“部堂,太子殿下来了。一小吏跑进禀报。
陈新甲赶紧到阶前迎接。
“陈部堂,京营纷乱,需大力整顿,我想把孙应元那一支勇卫营调回来。朱慈烺开门见山。
孙应元,明末名将,与周遇吉、黄得功同为勇卫营三猛将,崇祯十三年七月,率军大破罗汝才于湖广,混世王、小秦王皆降,崇祯十五年春,击贼于罗山,力战,孤军无援,遂阵殁。
在明末历史中,孙应元的名气没有周遇吉和黄得功大,但才能却在两人之上,一般说勇卫三将,都以孙应元为首,因此,朱慈烺一定要把孙应元拉回来,绝不能让他死在湖广,算算日期,孙应元阵亡的时间就在这一两月,因此时间非常紧迫。
陈新甲面露难色:“殿下,罗汝才还在湖广流窜,孙将军的勇卫营是湖广的定海神针,一旦撤回来,湖广恐怕就要乱了……
《大结局崛起大明》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