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句话为什么一定是到了黄河才罢休呢?
“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句话为什么一定是到了黄河才罢休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小编对“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句话终于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谢谢大家!
关于这句话的来源有多个版本,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下面这三个说法?
是“不到乌江心不死”的演变
乌江,即项羽自刎的地方,“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
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来自一个小典故
从久以前,一个大户人家的大小姐和一个叫柳生的奴仆日久生情,遭父亲反对,当听说父亲要把柳生那进黄河弄死时,口吐鲜血死去。
小姐死后从心中竟然蹦出一只只有右翅膀的比翼鸟,而柳生死后从心中蹦出一只只有左翅膀的比翼鸟,两只鸟合在一起,比翼双飞,共赴黄河边,快乐地飞走了。
由此,“不到黄河心不死”便逐渐为大家所熟知。
来自《官场现形记》
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载:“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
现在我们横竖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一个一不做二不休,你看如何?”
后来,茅盾先生在《清明前后》第四幕写道:“他自己心里何尝不明白呢?不到黄河心不死罢哩!”
以上这三个版本,尽管故事的情节出入较大,但“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说的都是不到无路可走的地步是不肯死心的,比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细细咀嚼,“不到黄河心不死”其实和“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见棺材不落泪”等俗语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发布于 2022-03-07 18:03:01 海报
453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