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现代言情> 大明中兴:弘治长歌前文+番外

>

大明中兴:弘治长歌前文+番外

石阿玲著

本文标签:

《大明中兴:弘治长歌前文+番外》是作者 “石阿玲”的倾心著作,梁芳司礼监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他是史上最“抠门”的皇帝——龙袍补了又补,御膳房的菜单翻来覆去就那几样;也是最“离谱”的帝王——后宫只有一人,连太后都急得直跳脚:“祖宗的基业不要了?”可谁要敢说他软,看看那些被罢官的妖道,被砍头的贪官,还有他亲手修订的《问刑条例》——那个在冷宫里听着母亲咳血声长大的孩子,早把仁厚刻进骨血,把脊梁挺成了大明的柱石。 当他握着张皇后的手说“朕只要你”时,当他在暴雨里亲自监修黄河堤坝时,所有人终于懂了:为什么后世说“弘治中兴”,不是因为他打了多少胜仗,而是因为他让天下人,终于敢抬头,喊一声“圣主”。...

来源:rmsjzddi   主角: 梁芳司礼监   更新: 2025-09-18 07:29:26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小说推文提供石阿玲最新小说大明中兴:弘治长歌前文+番外最新章节全文小说免费小说,大明中兴:弘治长歌前文+番外是作者石阿玲所著的一本文笔情节俱佳的作品,值得书友小说品鉴。

第23章


满室皆静。一个六岁的孩子,竟能穿透表象,直指本心。

刘健怔了半晌,随即眼中迸发出难以抑制的激赏。

他躬身答道:“殿下,在于心,而显于行。心有丘壑,行止自端。”

朱祐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再言语,但那双眼睛里,却仿佛有星辰点亮。

待到授课结束,众臣退出永寿宫,走在长长的宫道上,许久无人说话。

最后,还是另一位官员忍不住对刘健道:“刘侍讲,这位皇子……着实不凡。”

刘健负手而立,望着永寿宫的琉璃瓦在日光下熠熠生辉,长叹一声:“何止不凡。此子气度,沉静如渊,非寻常皇子可比。我观其神,不似出自冷宫,倒像是已在心中修行了数十年。大明……或将有幸。”

这番话,是赞叹,也是预言。

然而,紫禁城内,光明的背后永远潜藏着更深的阴影。

就在朱祐樘的名字开始在朝臣口中带上敬意之时,一股阴毒的暗流正从另一座宫殿涌出。

昭德宫内,万贵妃的心腹太监王纶面色惨白。

他没能阻止皇子被认回,已是死罪,如今唯一的生路,便是让那个孩子彻底消失。

不甘与恐惧扭曲了他的面容。

他知道,对付一个刚刚得到皇帝些许怜爱的孩子,硬来不行,必须诛心。

他找来宫中一个擅长模仿笔迹的落魄画师,命其伪造了一封密信。

信的内容歹毒至极,是以朱祐樘的口吻自述,称自己并非宪宗亲生,而是其母纪氏与宫中侍卫私通所生,并恳求“父亲”看在养育之恩上,饶其母子一命。

这封信,字字泣血,句句诛心,足以摧毁任何一个男人的理智与尊严,尤其是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

在一个深夜,这封信被悄无声息地夹在了一沓紧急奏折之中,呈送到了宪宗的御案上。

当夜,乾清宫内传出瓷器碎裂的巨响。

宪宗朱见深阅毕那封信,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

他猛地将那封信砸在地上,眼中血丝满布,勃然大怒:“彻查!给朕彻查!朕倒要看看,是何人胆敢如此构陷皇子,离间朕的父子天伦!”

皇帝的雷霆之怒,让整个皇宫都为之战栗。

锦衣卫与东厂齐动,如两头嗅到血腥的猛兽,扑向宫闱的每一个角落。

王纶的计策虽毒,却低估了宪宗此刻对这个失而复得的儿子的复杂情感。

那是一种混杂了愧疚、怜爱与希望的情感,不容任何人亵渎。

仅仅三日,幕后黑手便被连根拔起。

那名伪造信件的画师被捕后,不堪酷刑,立刻供出了王纶。

人证物证俱在,王纶被押至宪宗面前,吓得瘫软如泥,连求饶的话都说不出来。

宪宗看着他,眼神冰冷得像腊月的寒冰。

他没有下令处死王纶,因为他知道,王纶背后站着的是谁。

杀了王纶,只会让万贞儿更加歇斯底里。

他最终只是疲惫地挥了挥手:“贬出宫去,永不录用。”

这个结果,看似轻描淡写,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皇帝,在用他的方式,保护朱祐樘。

风波平息后,仁寿宫的周太后亲自派人,将朱祐樘接了过去。

这位历经三朝风雨的老人,看着眼前这个瘦弱却眼神坚定的孙儿,心中百感交集。

她摒退了左右,亲自拉着朱祐樘的手,让他坐在自己身边。

“孩子,这些年,苦了你了。”周太后声音温和,手指轻轻抚过他微黄的头发。

《大明中兴:弘治长歌前文+番外》资讯列表: